中文版 | 英文版  
 
 
 
中医学理论在“治未病”的优势
AddDate:2009-09-25

1)    中医养生学是“治未病”的核心理论
由于现代人的健康理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健康的要求呈现较高的标准和需求,人们已经意识到病前预防和经常性检验的重要性,以做到对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要求。
但由于在许多情况下,“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因此,对于那些“疾病前”症状(指的是那些有各种不适或痛苦的自觉症状,而医生通过各项检查,却未发现明确的病因、器质性变化、客观理化指标的异常等而无法针对性治疗)无给予及时、有效的调理,这些均属于中医的“治未病”范畴。
中医针对“未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及时预防和控制潜在疾病(属欲疾之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中医的养生辨证理念的整体性,以及“药食同源”的保健养生思想,可以肯定的说明一个问题,“中医养生保健”在“未病”的预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中医养生理论五千年历史的最客观的表现和实践。
2)    中医体质学,是“治未病”实践检验公认的理论
从古到今,观察中医在“望、闻、问、切”的经验总结上,有一套比较娴熟的诊断方法,是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 在长期养生治病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如对一些体质较差的人,虽然还未产生疾病体质,但平时感到精力差,工作乏力,生活质量较低,这种体质,是最易诱发疾病的人群,完全可以通过“药食同源”的食疗原则,对其进行中医药调理和干预,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而当今社会,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很多人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疲惫状态。有些人虽然越来越胖,而体质却越来越差,这些体质的人,中医称其为“病前体质”,但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却很难找出病状指标,这种情况在“未病”与“已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要时时树立“治未病”思想,针对中医所讲的体质差异者,做好针对性的调理,防止向已病转移,有效提高健康水平和防病意识。
3)    现代人为什么很容易生病 
《黄帝内经》中记载:“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讲的是疾病大多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引起的,是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性严重违背了身体内部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的一种正常的状态而造成的。
“以酒为浆”,有的人嗜酒如命,其实酒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性,而且大量或经常饮酒,还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致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
“以妄为常”,有的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胡乱地作息和生活,完全不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非要等到困极了再睡,饿极了再吃,年岁大了再结婚,其实所有这些违背人体、自然规律的做法都是非常损耗人体能源的,从而导致疾病和过早衰老。
有些人认为人患病是遗传的原因,其实遗传的不是病,而是类似于长辈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性。比如说高血压,一个人得了高血压不是因为父母有高血压自己也注定要患高血压,而是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父母的生活习惯相似,如吃多盐的食物、经常嗜酒、情绪易怒等,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原因。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纵欲,因为人的精液是“阴精”的最高浓缩,而阴精是难成易亏的,所以房事若不节制,精液输出过多,就要导致物质短缺,“肾阴虚”便由此而至。房事养生的要诀在于得其节宣之和,既不能纵欲,又不能禁欲,真正做到静心节欲以养阴,顺天时避虚而保精。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简单地说就是人不知足,总是追求身外之物,而且穷追不舍,最后使得身心疲惫、烦恼多多。其实人体是很自足的,所要求的幸福也很简单,何必苦苦追求身外之物。即使有一天得到了,或许只是短暂的喜悦,而后又开始新的追求之旅,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人可以有追求,但是不能因为追求而失去快乐和健康。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更应该好好地养护自己的身体,要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只要这样生活,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版权所有:吉林省恩泽药业有限公司